首页 > 养花知识 > 栽培知识>正文

兰花的发苗规律及应用

  兰的假鳞茎是缩短的变态茎,多成球状或近似球状。具有储存养料,生根发芽,固定支撑植株的功能。其上分布的芽眼,能萌生出新的兰苗。这些兰苗经人为分割,就长成独立的

关注养花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实用养花知识,免费学习养花技巧.

  兰的假鳞茎是缩短的变态茎,多成球状或近似球状。具有储存养料,生根发芽,固定支撑植株的功能。其上分布的芽眼,能萌生出新的兰苗。这些兰苗经人为分割,就长成独立的兰株。几乎所有的栽培种,都以此种方式传宗接代。而作为繁殖器官的花枝,仅供人们文化欣赏,已丧失自然繁殖器官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假鳞茎既是营养球,又是繁殖球。由于假鳞茎以链式发苗,株苗之间连接成株链,笔者称之为营养链或繁殖链,其成因及功能作如下细说。
  
  一、兰株发苗规律及链的形成
  
  假鳞茎是兰株发苗的部位,由10多个缩短的节组成,每节着生一片叶。节与叶片基部连接靠节一方的部位称叶腋,芽眼长在叶腋上。假鳞茎基部约6~8个节位生长的是不完全叶,称鞘状叶或甲壳甚至退化为膜质鳞片。假鳞茎顶部节位生长的带状叶片属完全叶,前者起保护兰芽的作用,后者营光合与蒸腾作用。兰苗茎一般有12~15个节位,每个节位有一个芽眼。着生完全叶的节位,其叶腋上的芽眼,几乎不产生叶芽与花芽的能力。着生不完全叶的节位,其叶腋上的芽眼,具有产生苗芽和花芽的潜力。
  
  假鳞茎上的每个芽眼,存在着由一团分生细胞初步分化成叶原基的芽点(潜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称休眠芽。在兰株内源激素的诱导下,芽点上的分尘细胞转化为活跃状态,生长锥分化伸长,休眠芽转化为活动芽,最终发育成一株兰苗或一枝花葶。
  
  假鳞茎中上部着生芽鞘或不完全的节位,其芽眼多发花芽。下部着生膜质的节位,其芽眼,几乎转化为苗芽。芽点上的休眠芽,能否转化为活动芽,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母株的苗龄,其健壮程度及假鳞茎储存养料多寡,休眠芽原始细胞分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条件及母株生理代谢状况等等。决定了芽点之间成熟度是参差不齐的。分化成熟较好的芽点,在一定条件的诱导下,即转化为活动芽。
  
  活动芽出土后约30±5天现第一片完全叶,至此依次抽出新叶,长出幼芽,获得自营能力,当第三片完全叶抽出后,假鳞茎膨大明显。第五片完全叶抽出后,假鳞茎急速膨大,标志着兰苗已生理成熟,有了养料的积累。个别芽点开始萌动,顶叶抽心时,假鳞茎已发育成熟,新一代兰芽破土而出。从出苗到最后一片叶(顶叶)不再伸长,算成苗。成苗的寿命。因种而异,一般7~8年。新生兰苗当顶叶抽出30~70%时,假鳞茎即可发出第一个苗芽,当苗芽迅速成长时,新的生长中心形成了。这个生长中心构成了一个代谢库,吸引和垄断了母株大部份营养物质,假鳞茎上的其它芽点受到仰制,难以发出活动芽。兰株就是以这种横向链式发苗与纵向出叶交替生长方式来增大营养体的,这就是链的发端与形成过程。
  
  二、兰株链的功能及特点
  
  1、兰株链式发苗的类型。
  
  兰株以链式发苗的方式扩大营养体。存在三种基本的类型。(1)、单向发苗链。苗1—苗2—苗3……,一苗发一苗,单向链式联接,俗称一个老头。(2)、双向发苗链。即一苗发两苗,两苗各单向链式发苗,俗称两个龙头。两苗的出苗期先后错开。个别母株发三苗的,但三苗出苗时间间隔更大,至少半年以上。(3)、混合式发苗链。母株发出一苗后,子代苗再发两苗,双向链式增殖,其中另一苗又发出两苗,各单向链式增殖,出现三条或四条链,俗称四周都有龙头。
  
  一般弱苗,老龄苗以单向链式发苗居多。壮苗多出现双向链或混合链。实际上兰丛常由几种发苗方式交叉组合,很少有单一的模式。
  
  2、株链的功能——营养链与繁殖链。
  
  兰株营养体链式发苗生长形成营养链。苗之间绝非孤立的个体。它们以假鳞茎串株状相联结。输导组织相通,营养物质,内源激素传导交流,组成了兰丛静态的营养库和动态的营养流,是兰株生命新陈代谢库源流的重要组成部份。
  
  兰株营养链上的每一兰苗,都从前一苗假鳞茎上发出,相当于新一代。由母株开始形成一代苗、二代苗、三代苗等等。如果将它们从连接处切割离体,单独栽植,可发苗生长成新的兰链。因此兰株营养链也是发苗链,或无性营养繁殖链。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群体,大大增强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3、链的特点:
  
  (1)兰株的营养生长以链的方式纵向与横向生长交替进行,生长中心沿着假鳞茎发育串珠状连结的方向转移。
  
  假鳞茎上发出的兰苗处于幼苗价段时,以纵向长叶伸根为主,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除供根叶生长需要外,多余部分储备于假鳞茎中,促使假鳞茎不断膨大(成苗后期最明显),形成营养储藏库,为发壮苗打下了物质基础。假鳞茎上的芽眼也因营养条件的改善,内源少激素浓度的提高而加快发育,个别叶原基分化快的潜芽转为活动芽,很快顶土而出。从假鳞茎膨大到新一代幼苗的出土,初步完成横向生长为主导的过程。新一代幼苗进入活跃的纵向生长阶段,随之新一代兰苗假鳞茎的横向生长也缓慢展开,后期迅速膨大,孕育出更新一代兰苗。形成兰苗——兰苗假鳞茎膨大——孕出新一代兰苗——新一代假鳞茎膨大的生长路线。实现生长中心沿着假鳞茎这个环节而不断转移。
  
  (2)兰株营养链环节之间营养物质是相互传递交流的,其主导流向是母代向子代传递,链的尾部向端部传递。
  
  在兰株生长中看到,营养链上的兰苗具有一代比一代强的趋势。代苗之间以叶长、叶宽、茎粗等为标志的个体差异综合比较,多数情况下,后代总是超过上一代。特别是隔代差异更大。如果新苗仅靠自己制造的营养供生长,与母代不应有太大的差异。合理的解释是:后代的生长得到了整条营养链的支撑。此外,各代兰苗,在发第一苗时的母体苗龄,呈现逐代年轻化的趋势,即发苗速度有所加快。原因是,随着营养链的逐代延伸,营养物质基础日渐雄厚。群体优势显现。处于先端的新生兰苗,其发苗所需营养,除靠自己积累外,还有链的支持,故可提前发下一代兰苗。这也是兰苗喜群生、忌孤单的道理。
  
  虽然营养链的物流主导流向先端,但也进行着水分无机盐的逆向流动。例如一些无根的老鳞茎,只要叶片完好,未脱离兰株营养链,其能长期存活,并发出新根,它本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必定的靠邻近植株根系吸收并通过营养链传递而来的。
  
  (3)此长彼抑与此抑彼长的顶端优势转移调控。
  
  正在生长的兰苗,是兰株的生长中心。当顶叶抽出,兰苗即将成苗时,其假鳞茎上的个别芽眼已孕育出新的兰芽,一旦该兰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时,新的生长中心即形成。营养物质即转移到新生兰芽生长点。转移的动力来源于兰芽合成的生长素。由于生长中心代谢活跃,其生长素的浓度较高,而其它芽眼对生长素浓度较敏感,浓度梢高一点,反受到抑制。这样就形成生长素既维持着顶端优势,又抑制了其它侧芽的萌动,此长彼抑的机制,始终保证兰苗一段时间只有一个生长中心。
  
  当兰苗长成成苗,叶片全部抽出,假鳞茎膨大充实,顶芽不复存在,体内生长素含量减少。新生兰苗所长出的新根,既有合成细胞分裂素的能力,其能促进眼芽的萌动。个别生理成熟较早的芽眼,很快从生长素的抑制中解放出来,迅速萌动发苗,此时出现此抑彼长的机制,为顶端优势向新一轮兰苗转移创造了条件。
  
  一株兰苗可形成几条链,每一条链都重复着此长彼抑与此此抑彼长的顶端优势转移,其转移的动力来源于兰株体内内源激素的调控机制,并拉动营养物质定向运输抵达链的终端——新生兰苗(龙头),从而使兰链不断延伸。
  
  三、认识发苗规律,培育壮苗,提高兰株发苗率。
  
  兰株链式发苗,各苗以假鳞茎串珠状联结,构成一条源库流畅通,生理代谢活跃和营养链。各兰苗通过自己的根系叶片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称为源。假鳞茎储藏有机营养物称为库,由于顶端优势的存在与转移,营养储藏物不断沿着相连的假鳞茎向生长中心流动,称为营养流。在莲瓣兰的栽培实践中,一切有利于培育源足库大流强的措施得到落实,都能培育出喜人的壮苗,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些措施包括:
  
  (1)适宜的光温湿度及流通的空气,有利兰叶光合效率的提高。
  
  (2)在管理活动中,要珍惜爱护兰株每一个绿色部份包括叶片、叶梢、甲壳等,不让其生物、机械、烟尘、水渍等因素的损害,以利延长其生理功能期。
  
  (3)疏松、稳温、肥匀、水气协调的土壤环境。适度的干旱锻炼,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根系。
  
  (4)兰株移栽时,假鳞茎三分之二的部分要露出土面,并留足兰芽(龙头)横向发展的空间。兰株出花芽期,要酌情摘出过早、过晚、过多的花芽,以调节苗与花芽之间争夺营养的紧张关系等等不细说。
  
  从兰株繁殖链的角度考虑,链上的每一兰苗假鳞茎都有萌发兰芽的潜力(兰苗假鳞茎一般有六个左右能发苗的潜芽,因种种原因,很少有全部逐年用完的机会)。由于顶端优势的存在,营养物质总是通过相连结的假鳞茎定向流到链端生长中心——新生兰苗。
  
  处于链的尾部及中部的假鳞茎(在兰盆中,多处于兰丛的中心位置)上的芽眼被抑制,多处于休眠状态。为了提高兰株的发苗率,激活假鳞茎上的芽眼,促使芽萌发,在栽培上常采取如下措施:
  
  (1)分离繁殖链,引导营养流向。
  
  通过扭断、切割的方式,将具有4~5个相连的假鳞茎,分离成2~3个独立单元,保留完整的根叶系统,单独移栽(造成假鳞茎之间营养的横向交流被切断),强化了兰苗体内营养纵向(上下)流动,促进假鳞茎上的休眠芽转化为活动芽。
  
  (2)施用外源生长调节剂。
  
  对老化的兰苗假鳞茎,分离后,用手术刀在其芽眼侧面开0.5公分契形切口,注射500ppm的苄基氨基嘌啉+萘乙酸混合液0.1毫升,具有促芽萌发的作用,但要注意消毒处理。
  
  (3)适时分苗,控制每盆兰丛密度。
  
  通过适时分苗,得以调换繁殖链方向,使处于链根部(中心位)的假鳞茎调换到相对的边位,以改善光温水气等环境条件,有利萌芽。
  
  (4)生长期间的切割断链措施。
  
  在兰苗处于生长发苗盛期,选择易于操作的两个假鳞茎连结处,采用手术刀切割其连结处,断其营养流,也能诱导发苗,但操作时期正好处于各种有害微生物流行期,因此要严防伤口感染,具有一定风险性。

关注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